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Property
Jun 28, 2024 03:13 PM
文章来源
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发展在高度集权的情况下,出现如此大的差异?
本书的观点
他们指出,地方政治精英常常面临不确定的政治和政策环境,为保证其政治生存,就必须向上或向下寻求政治支持。
前者指向上级或更有权力的人寻求支持和保护,后者指向下级甚至更基层的支持者寻求政治支持。最终从何处获得政治支持,取决于他们在权力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如果他们在整个权力结构和网络中处于边缘地位,向上寻求政治支持和保护的渠道不存在,导致他们无法依靠上级的庇护,因而这些边缘化的政治精英就必须从更基层的力量中寻求政治支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政治生存概率。
对于体制内那些被边缘化的政治精英来说,要把这些潜在的基层支持力量转化为现实的政治支持力量,就必须给他们提供现实的好处,尤其是经济上的好处,以换取他们对自己在政治上的支持。
为了获取这种支持,可采取的方案大致有两类:
1、如果这些边缘化精英的资源有限,那么以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的方式持续地向某些特定的社会力量提供物质利益以换取其支持就会是一个代价高昂的策略。
2、一个更具可行性的方案,就是政治精英承诺不剥夺和没收其潜在支持者的财产,对其投资及其收益予以承认并进行保护,从而提供类似于产权保护之类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public goods)。
引起关注的现象
1、广东最发达的地区-珠三角,是东江游击纵队的活动区域。
2、福建最发达的区域-泉州,是闽中游击队的活动区域。
3、河北最发达的区域-唐山,是冀东游击队的活动区域。
4、浙江最发达的区域,是浙东和浙南,也是游击队活动的区域。
本书希望解决的问题
(1)为什么在改革前,浙江有些地区的民营经济能够以地下经济的形式大规模地存在并相当活跃,而在其他的地区则无法见到类似的现象?
(2)为什么在浙江,在改革前地下经济比较活跃的地方,在改革后也很可能就是民营经济发展更快的地方?这背后的原因是否相同?
(3)在浙江的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和官员的角色是什么?他们究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4)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是不是可以归结为有些地区的地方干部对民营经济比较支持,而另一些地区的地方干部并没有给予这种支持呢?
(5)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进一步地,为什么在中国这种政治上高度集中的国家,地方干部的行为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理论界已存在的关于民营经济的理论和解释
1、政策/对策驱动
特区、大开发、扶持外资等等。
(不能解释区域性的差异)
2、历史遗产假说
例如东北原有的工业基建基础好
3、自然和社会禀赋假说
资源丰富、地理位置良好
逻辑推导
文章大致如下:
1、对浙江建国前的革命历程进行了回溯。
2、对建国后至2000年,浙江省省、市、县的领导来源进行分析,主要分为南下干部和游击干部出生。
3、对浙江过往基层干部保护民营经济做了梳理,提供了很多的史料。(这点可以说是浙江的一个传统)
4、对浙江和江苏的经济结构做了对比。
读后感
整本书2个小时都可以翻完,单就这个结论就价值千金,是观察、反思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假说。
1、任何事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历史的脉络在其中。
2、自我路径的强化石普遍而强悍的。
3、在经济低迷的今天,保护私人产权、提振经济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中国经济存在诸多问题: 1、投资拉动已经乏力。 2、居民储蓄已经释放基本完毕,负债率大幅上升。 3、资本外流,大量的富人移居海外。 个人想到的: 1、矛盾对外转移,走一遍美国二战后的路,开拓全球市场。 2、加强保护私人产权,给企业家以信心。 3、适当灵活,对多个方向的路径进行探索。
- 作者:令狐afmaof
- 链接:https://tangly1024.com/article/f12cb494-588c-431e-bd2b-5c6fd5953c83
- 声明:本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