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政治、经济、财务、古典
杨立华《老子与孔子》笔记 转载并修改
00 分钟
2023-5-4
2024-6-28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Property
Jun 28, 2024 03:13 PM
文章来源
此文在B站网友skdty的基础修改。

一、概论

中国文化就是儒道互补的格局(余敦康)。
杨立华认为:孔老同源同根,在根基、气质上有相同之处,这就是中国文明的此世性格,关注此世之饱满,没有彼岸。“我们是唯一没有创世神话的文明,至少在三千年前就解决了“上帝之死”的问题。所以真正的理性的、哲学的、人本主义的目光是在这里。”
在同样的时代、时代问题面前,哲学是每个时代最庄严的守护,守护在价值根基之处,总是与时代价值危机的深化直接关联。孔老面临同样的时代价值危机,但解决路径不同。

二、《老子》

(一)文本:老子个人资料较少,《老子》是其后学累积完成的作品,根据通行本称为《道德经》,根据马王堆帛书可称为《德道经》,顺序的变化影响关键词的理解。
道德经通行本老子八十一章,分上下。上篇第一章第一个字为道,下篇第一章第一个字为德,是谓《道德经》。
(二)核心概念/问题的提出:
《老子》最想讲述的问题是什么,最核心的观点是什么?杨立华认为是“用”。
从词频上,猜测可以是道、德、无、玄、一。
1. “用”的易被忽略:王弼在《老子注》将《老子》概括为“以无为用”(“我大概是去年才真正意识到,《老子》最核心的关键词是用”)。
2. “用”何以成就
→来源于“器”。所有器物都在“用”的关联的整体中:器物彼此构成的指射关系
→“器”的形成、“用”的关联的整体,即“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表达了“观”物不同时期的状态,王弼指出:妙是万物之始生,徼是万物之归终。所以“常无欲,以观万物之生;常有欲,以观万物之成”,这个“成”就是“器”。
其中,就事物保存本身的冲动而言,从来不存在“无欲”的观点。中国古代的哲学是自然朴素的哲学,不讲究“无我”之类,在这个气质上,孔老同根。
但观万物之生,必须“无欲”,如果掺杂欲望就会破坏。《老子》指出:“辅万物之自然”,《中庸》说:“赞天地之化育”,这是中国文明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而不是技术主义的“代天地之化育”,类似于追求永生的道教。
而观万物之成,落实在器物之上,必须“有欲”。工具只在“用”之中才能成就自己。
(三)“无/道”的重要性
1. “生”从何来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凡“有”是有限定、规定、属性的,是有限的肯定、无限的否定之统一,无限的否定赋予了一个有限的肯定,是它的来源。
无限的否定是“多”还是“一”?如果一切有限之物都有相对应的“无”,那么“无”就产生规定性。所以事物都来自统一的无限的否定性,它不能被称为有,只能被称为“无”,不能被感觉把握。
所以“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对于这个统一的原理,远处近处都存在也都一致→我们不能走经验认知世界根本、普遍原理的道路。
所以,“无、玄、一、大、道”五个字描绘同一物。“所以《老子》第一章讲的不是一个根本的哲学洞见,而是一个根本的哲学困境”——表达的困境。这不在于哲学表达不可能,而是语言面对终极实在有局限性。
但《老子》认为不能“名之”可以“谓之”。“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没有说同名之玄)。
2. 如何“成”(47分45秒开始)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无”是万物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本条件,“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柔弱胜刚强的“弱”、“反”就是“无”,这不是一般经验意义的道理,其真正意义是留有余地,留“无”。
“所以《老子》里面千言万语说出的话,这两句话可以概括,很多命题是可以统一的:“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四)总结(52分50秒开始)
1. 个体生活智慧:留白、留余地。(所以王弼在讲到这个道理的时候,有一段名言可以跟《老子》并传:“执一家之量者,不能全家。执一国之量者,不能成国。穷力举重,不能为用。”“你到底是躬耕于南亩之中,苟全性命于盛世……每天忙忙碌碌,其能久乎?”)
2. 治国的智慧:(君)无为是臣民(有为)的条件,而不是大家皆无为。
(五)老子思想的麻烦所在(1小时2分钟开始)
老子肯定权威等级秩序,根源于无内容的“无”,则“有”的标准何以推出?其政治哲学只能通过“用”的有效性证明“体”的合理性。

三、《论语》

(一)文本与孔子哲学问题
文本与其人:《论语》最重要,“论”最可能是编纂之意,普遍是孔门第一代弟子记录、第二代弟子汇集完成的。《论语》与孔子极度朴素、日常,是古代最经典的著作,精炼不可删。以至于被怀疑“《论语》里有哲学吗?”
子贡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文章”意为孔子之文采、言行;“性与天道”不是不讲,而是子贡没机会听→儒家教育“学不躐等”、“下学而上达”,不会将高明道理直接给予所有人。
孔子对世界人生的根本性思考、哲学论述在晚年阅读《周易》“韦编三绝”的《易传》之中。而在今天,时代的进步使人们越来越面临哲学思考的必然性。
(二)性与天道的哲学(1小时26分开始)
1. 人性:最重要的论述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相近的“性”意味着追求幸福,什么样的幸福在于《论语》第一章的“说”、“乐”,具体表现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食意为主食,疏意为粗糙,没有辅食)意为在自我保存的前提下,幸福不需要较高的物质条件。
同时人还追求自我实现,这不纯粹是物质性的,因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当自我实现与自我保存矛盾时,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成己”的倾向,即选择自我实现,在“忘我”之中成就,但不是“无我”。
《中庸》就认为“成己”以“成物”为条件,“物”即是他者他人,越自私越不幸福,幸福者有分享习惯,得失心太重导致患得患失。而有了自己、有了他人,“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则两个人——自我和他人的’仁’就出来了。”
(2)孔子对颜回答的仁最重要,即《颜渊》第一章: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其中关键的是“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由己”即“由自”,倒过来就是强调个体主动性的“自由”、“自主”,再结合“我欲仁斯仁至矣”,则“仁”就是心灵最高主动性的实现,而不断的追求就是成仁的过程。“心灵的高度醒觉”是爱的前提。
2. 天道(1小时47分20秒)
《论语》讨论天的地方较少,但与子贡有关的一句体现了与“仁”相关的思想“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两次出现的“天何言哉”表现出天不是人格神。天是与人相对的客观存在,作为万物根源的实体,它是非人格的、普遍的。
(2)“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体现出天是变化的基础,勾勒了变化的阶段、变化生生不已,“天道”的内容就是生生不已。“所有的民族都看到了变化,但不同的文明看待变化的时候是不一样的,佛教看到的是无常,儒家看到的是生生,天地是永不停息的日新创造”。
这个创造落到人身上,就是“仁”,就是生机。“连起来,这就是《易传》之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意为持久不变,天的持久不变就是生生不已→人就要自强不息。“我们从生的角度,天道生生不已,生的不同阶段就是生长收藏,对应着春夏秋冬,对应着仁义礼智。最根本就是生机的不同表现。”
(3)“所以天作为实体是有节次、节奏的,不是混论无分的无,而是有,所以这个体是能够确立标准的。”“所以这条道路叫做明体达用的道路。”
(三)总结:中国文化基本性格的主题与普遍性问题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纠结面对普遍价值的问题。”
原因:所谓“中国文化特殊论”,给人中国文化不普遍的印象。杨立华老师强调“中国文化的品格”概念,以应对普遍性的混淆。“我们至少混淆了三个层面的普遍”。
事实普遍→没有一种文明道路实际上已经普遍。
可以普遍→文明作为生活道路都可以普遍。
应该普遍→“我现在想证明的是: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应该普遍的道路。一切指向此世的饱满,是建立在真正的理性、人本基础之上的思考,并以此为根基建立的价值秩序、道德生活是可以普遍而且应该普遍的。”
我们将来面对的一定是来自于彼岸,以彼岸为借口的各种各样的麻烦影响我们。去追求我们此世的饱满。那我们如何捍卫我们追求此世饱满的生活道路。这是我们应该去思考的。我们都知道某一天,我们要起来捍卫什么,我们得知道自己的文明的根基所在,我们得有自己的文化自信。
 

提及的文献

1、高明 《帛书老子校注》,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老子》,有甲乙两个版本。通过避讳可判断撰写年代。
2、王弼 《老子注》下载链接
 
老子 (帛書校勘版) -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上一篇
旧文 写在开往30岁的高铁上
下一篇
互联网宏观观察(间断更新)

评论
Loading...